随着进入季节性用电需求淡季,今年4月份,全国火力发电量环比明显下降,但同比仍增长超10%,增幅创至少2016年以来同期第二高位。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为4494.4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的4007.7亿千瓦时增长11.5%,较前一月的5145.9亿千瓦时下降12.7%。
当月,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同比增幅连续第8个月同比呈现正增长。3-5月份正值国内用电需求淡季,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供暖季逐渐结束,气温逐步回升,用电需求放缓,整体用电需求出现季节性下降。
不过,当月火力发电量仍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一是由于去年受疫情影响,工业和民用电力需求整体处于低位;二是今年以来水电对整体发电的补充作用不足,明显低于去年水平。
虽然3月下旬以来南方大部先后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对大型水电站发电的提振效果并不明显,同时进入4月下半月,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迅速回升,部分地区提前进入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0摄氏度,也部分带动火电增发。
1-4月份全国工业用电增速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全国工业用电量183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3%;4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4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随着经济运行稳步回升,火电托底作用将继续凸显。
4月份,国内火力发电量靠前的省份有内蒙古、广东、山东、江苏和新疆,发电量分别414.6亿千瓦时、383.5亿千瓦时、367.7亿千瓦时、361.8亿千瓦时、282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加11.8%、4.8%、4.9%、23.2%和2.4%。
今年1-4月份,测硫仪,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为19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今年前四个月累计发电量靠前的省份有内蒙古、山东、江苏、广东、新疆和山西,发电量分别为1765.7亿千瓦时、1640.9亿千瓦时、1442.4亿千瓦时、1367.3亿千瓦时、1298.6亿千瓦时、1173.9亿千瓦时,同比变化分别为8.3%、-0.9%、-1.0%、3.3%、4.3%、6.8%。
从全国来看,4月份,全国有26个省份和地区发电量实现同比增长,占全国统计地区数量的84%。其中,增幅较大的为上海(71.8%)、云南(50.0%)、湖北(43.1%)、贵州(36.8%)、四川(36.5%)和广西(35.6%)。
累计来看,1-4月份,全国有22省份和地区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占全国统计地区数量的70%以上。其中,广西(28.2%)、重庆(19.4%)、贵州(17.5%)、海南(16.8%)和湖南(14.8%)同比增幅居前。
4月末,中电联在《2023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宏观经济及气候等均是影响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方面。受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拉动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2023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6%左右。
中电联最新发布的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对全年用电增幅未作调整,但却特别指出,二季度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柯宗建表示,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预计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夏季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长江中游降水偏少明显。意味着长江流域今年大概率将延续去年的高温少雨天气,一方面不利于水电增发,另一方面将促使居民用电的大幅增长,电网负荷延续高负荷运行下,火电将继续发挥其托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