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煤炭行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梁嘉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10年,测硫仪,也是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10年。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煤炭行业满怀深情、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5次亲临煤炭企业考察,为煤炭行业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2014年10月,总书记在听取中国工程院煤炭战略汇报时指出,我们正在压缩煤炭比例,但国情还是以煤为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甚至从长远来讲,还是以煤为主的格局,只不过比例会下降,我们对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
2016年7月,视察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就是靠着我们工人阶级的拼搏精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我们才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同年12月28日,对神华宁煤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又做出重要指示。指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对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
2017年12月,亲临徐州市贾汪区潘安采煤塌陷区整治工程神农码头考察,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采煤塌陷区整治的有益经验,要注意总结推广。
2018年9月,在考察抚顺市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时,充满深情地说,我一直牵挂着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城市发展怎样、人民生活怎样,我早就想来看看。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发展转型是一个大课题,要认真研究,不能急,要一步一步来。在找出路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民生保障好,特别是要保障最困难群体的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都要过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
2019年9月,在郑煤机集团考察时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2021年9月,在考察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2021年10月。在山东胜利油田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要推进能源革命,稳定能源保供。
2021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要立足国情,以煤为主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实现碳达峰必须立足这个实际。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
今年1月,在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考察调研时强调,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