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了《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积极贯彻落实《实施方案》,通过树标杆、建标准等举措推动钢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钢铁行业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钢铁行业“三品”发展现状
我国钢铁工业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现代化钢铁工业体系,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加速演进期,处于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关键阶段,行业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显著,在产品升级、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
增品种方面,自主可控能力更强,2020年,22大类钢铁产品中有19类自给率超过100%,其他3类自给率超过98.8%。从“长征七号”探空到“蛟龙”探海,从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到打破世界纪录、开采可燃冰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上天、入地、潜海……中国钢铁工业为各类“大国重器”持续提供领先的高品质材料支撑。我国生产的汽车用钢、大型变压器用电工钢、高性能长输管线用钢、高速钢轨、建筑桥梁用钢等钢铁产品已稳步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提品质方面,钢铁行业把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各个流程,“质量强国”“质量强企”理念深入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由追求数量、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追求创新转变,树立行业质量标杆,以冶金产品实物质量认定活动为平台,每年向社会公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实物质量水平的优质产品和特优产品。钢铁行业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发布了“质量能力分级”“领跑者评价要求”等200多项原创性、高质量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钢铁企业生产过程的整体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也提升明显,目前国内约80%的钢铁企业正在推进钢铁生产流程由响应制造向预测制造转变、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预判转变、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钢铁行业的两化融合基础基本建立,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推进了行业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据两化融合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冶金行业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9.9,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1.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1%。
创品牌方面,通过开展品牌培育等活动,钢铁行业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2019年5月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9个行业协会联合向全国工业界发出《加快培育壮大工业品牌倡议书》以来,吹响了工业战线加快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开始重视并着手品牌建设,行业正由“中国钢铁产品”向“中国钢铁品牌”转变,已经形成宝钢汽车板、鞍钢造船板、兴澄轴承钢、太钢不锈钢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2022年6月,国资委遴选出具有良好示范效应和学习借鉴意义的100个典型案例和100个优秀品牌故事中,钢铁行业有河钢、包钢、安钢、中国钢研等4家企业榜上有名。
实施方案对钢铁行业“三品”发展的指导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2035年分阶段目标,明确三方面九项主要任务,测硫仪,部署原材料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三大工程。对钢铁行业来讲,《实施方案》明确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重点任务。品种上,《实施方案》从提高供给质量,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高端有效供给角度出发,系统规划了三方面主要任务,为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际指导,一是优化传统品种结构,针对我国钢铁品种门类多、产能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系统梳理现有标准和产品类型,加快淘汰低端、性能重叠的类似牌号,提升传统产品供给档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链发展水平,为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提供强大的材料支撑;二是丰富新材料品种,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以满足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深入加大航空航天、海工船舶、轨道交通、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的研发,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在满足战略性供给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深度和广度;三是发展绿色低碳产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品质上,《实施方案》能指导钢铁行业更加快速建立重点产品质量分级评价体系,推动行业质量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进步,进一步指导完善高端钢铁材料、电弧炉炼钢、节能低碳等关键基础材料、新工艺标准制定。品牌上,《实施方案》从企业、产品、区域、商标等四个维度部署了品牌建设内容,为打造品牌认可度高的产品指明了方向,帮助钢铁行业品牌培育、创建与提升,推动“中国钢铁制造”向品质卓越和品牌卓著迈进,是推动我国钢铁行业打造知名品牌、形成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行动指南。《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推动钢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现行业质量效益双提升。
钢铁行业落实实施方案工作任务的主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