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鹤壁市恒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官网!
煤炭化验设备专业制造提供煤质检测仪器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66-18
当前位置:恒科仪器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工信部:进一步强化运行监测预警和大宗原材料生产保障

时间:2022-09-06 05:29:40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2018年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取缔“地条钢”1.4亿吨;关停违法违规电解铝产能900万吨;累计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6.6亿吨、1.7亿重量箱。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成效。宝武、鞍钢成为全球第一、第三大钢企;中国稀土集团成功组建。2021年,前10家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企业集中度提升至42%、75%、58%、57%。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表示,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钢铁去产能的决策部署,主要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压实目标责任。2016年,测硫仪,发展改革委、我部等2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政策措施,制定目标任务,压实责任,按年度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加强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2016-2020年,部门联合按年度组织赴全国有关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检查,强化政策执行,狠抓负面典型,发挥警示作用,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三是严禁新增产能,建立长效机制。制定《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产能置换范围、程序,以及差别化支持政策。发挥产能置换与钢铁去产能工作联动作用,推进市场机制去产能,促进钢铁行业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布局调整。


通过持续开展钢铁去产能、促转型,钢铁行业发展韧性明显增强,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合理区间,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202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超3500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国内钢材市场占有率超过99%,22大类钢材产品中,有19类钢材产品自给率达到100%,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当前,我国人均钢铁积蓄量刚刚突破8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全面落实《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3个方面12项具体任务,持续推进产能减量、布局优化、兼并重组、工艺优化;持续抓好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质量效益、资源保障;着力促进开放合作、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推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原材料保供稳价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表示,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产业,也是制造业最上游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始终把稳生产、保供给摆在突出位置,积极落实促进工业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强化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努力保持原材料工业稳健运行。


今年以来,原材料工业呈“V”形发展态势、低于工业总体水平运行,但产品价格已逐步回归合理区间。其中,钢材、铜、铝、水泥、平板玻璃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均在达到去年历史最高点(铜价为历史次高)后有所回落。8月第4周,螺纹钢、铜、铝、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分别较去年最高点下降33%、17%、23%、28%、38%。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运行监测预警和大宗原材料生产保障,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支撑。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93817944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0-9666-1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