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欧盟正式批准第五轮对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对俄罗斯的煤炭禁令,禁令设置120天的过渡期,测硫仪,预计将于2022年8月10日开始生效。
稍早之前的8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自愿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成员国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为俄罗斯天然气可能断供做好准备。
更早之前的6月份,欧盟公布对俄罗斯第六轮制裁措施包括部分石油禁运,制裁措施立即生效,到2022年底,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减少90%。
与此同时,受降水减少影响,欧洲河流径流量锐减,水电和部分核电的安全生产也同样受到了制约。
在常规供电来源受限的情况下,欧洲各国不得不重启煤炭发电,并且在全球掀起了抢煤热潮。今年上半年,欧洲能源和大宗商品交通枢纽区域安特卫普-鹿特丹-阿姆斯特丹 (ARA) 地区的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35%至2690万吨。
即便如此,对于欧洲来说,想通过增加其他地区的煤炭进口来弥补上述电力供应的缺口,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欧盟对俄煤的禁令即将生效,后期欧洲各国的抢煤举动将继续进行,而且或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对于目前仍然处于高位的国际动力煤价格来说无疑是直接利好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为393美元/吨,欧洲ARA三港动力煤价格为343美元/吨,南非理查兹湾动力煤价格为370美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124.48%、128.67%、221.74%。
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7月煤炭市场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增长0.7%,达到约80亿吨,这将与2013年达到的历史峰值相匹配。
国际能源署还表示,明年的煤炭需求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报告总结了三点主要原因:一、煤炭仍然是发电和一系列工业流程的关键燃料;二、飙升的天然气价格让一些国家将部分燃料消耗转向了煤炭;三、增长迅速的印度经济提振了该国对煤炭的需求。
而全球性极端天气多发情况将促使这一情况的影响进一步凸显。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2022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同比增长2.4%至26.9万亿千瓦时。2022年,欧洲地区燃煤发电量预计将同比增加8%至500亿千瓦时。用电需求的大增进一步加剧了煤炭供应的紧张。
尽管需求大增,但在能源博弈背景下,全球煤炭供应预期还是偏紧。煤炭出口大国澳大利亚官方表示,受极端天气以及自身产量规划影响,在满足日韩等地区煤炭需求的基础上,短期煤炭产量难以大幅提高。
而且,在全球贸易流向发生转变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其他的共振效应。欧盟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禁令正式生效后,俄罗斯煤炭西向受阻,或导致全球原有的煤炭供应结构发生改变。
另外,过去,日本进口俄罗斯煤炭只需要运输3天,但随着日本宣布禁止俄煤后,转买印度尼西亚的煤炭运输需要十天、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煤炭运输需要两周,运输路线的延长或意味着成本增加,变相抬高了煤价。
因此,下半年一旦俄罗斯向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继续减量,并且再度遭遇极寒天气的话,全球能源价格仍将面临继续向上攀升的风险,煤炭也不会例外。
同时,为保障国内用煤需求,国际煤炭主要供应国或将减少煤炭出口,而需求国因成本问题,重启燃煤发电,对煤炭需求激增。供需双方在增长幅度及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预计国际市场供需紧张局面或将持续,国际煤价也将维持高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