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山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5.28亿吨,同比增长9.3%;非常规天然气产量44.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7%,快于原煤产量增速10个百分点
?2021年4月至今,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已连续平稳试运行一年多时间,是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启动试运行时间最早、结算试运行时间最长、市场主体类型最全的双边电力现货市场
?钢-焦-化-氢、煤-焦-化-氢、煤-焦-碳素、煤-焦-精细化工、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等低碳产业链日益完善
确保能源安全绕不开煤炭供应。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当下,去年煤电依然贡献了六成的发电量。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21.94亿吨,同比增长11%,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煤炭,既是亿万年前经历沧海桑田褪去绿色的“植物精灵”,又是深埋地底饱含太阳光辉的“光明使者”。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山西不断提升煤炭增产保供的“含绿量”。
绿色开采:寻求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最优解
在山西省古交市的屯川河畔,一条500多米长的输煤走廊将原煤洗选产生的洗中煤、煤泥等副产品直接输往附近电厂,转化为电能。在屯川河对面的山上,一条两公里长的蓝色管道蜿蜒而上,将电厂排出的粉煤灰运至山顶,再通过管道注入400多米深的井下采空区,置换出传统采煤工艺采不出的资源,最大限度避免地面沉陷。
两条管道形成一个绿色循环。这是山西焦煤集团所属的屯兰矿和古交电厂合作推进的一项绿色开采技术——充填开采。
传统采煤工艺下,机械轰鸣声中,数以万吨计的原煤被源源不断地运至地面。层层重压下,井下采空区岩石下落,原有的地质结构遭到破坏,地面沉陷难以避免,岩层断裂还容易造成地下水流失。一项调研显示,每开采1吨煤就要损耗2.48吨水。此外,采煤产生劣质煤、煤矸石,也加重了矿区环境治理负担。过去,煤矿眼看着河道下的资源无法开采,还要为采空区治理等问题发愁;燃煤发电产生的大量粉煤灰也需要电厂妥善处置。
“通过充填开采,去年往井下充填粉煤灰86万吨,多采出优质焦煤118万吨,还为电厂节省粉煤灰处置费用2200多万元。”屯兰矿副总工程师王艾军说,绿色开采不仅减少了环境影响,还可大幅延长矿井开采年限。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绿色开采就是要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优化、生态环境影响的最小化。早在2013年,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四部门就曾印发《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要求通过开采技术创新,促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2019年起,产煤大省山西试点推进煤矿绿色开采,并出台减免资源税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山西已建成绿色开采试点煤矿32座。潞安化工集团高河煤矿达到了“矸石零排放、地面零沉降、水体零破坏”的标准;山西焦煤集团东曲煤矿创建了“地面不见矸石山、无矸石外排”的模式;山西义棠煤业保水开采实现带压区安全开采,保护奥灰水不受破坏;晋能控股集团成庄煤矿煤与瓦斯共采填补了高瓦斯矿区绿色开采行业空白。
与此同时,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山西已建成22座智能化煤矿、548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有23座煤矿实现5G入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减人比例达到30%左右,智能化煤矿产能占全省生产煤矿总产能的40%以上。
今年5月,山西进一步提出,将持续探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路线,推动智能化、云计算、5G和物联网技术与绿色开采充分融合,提高绿色开采效率。
国网山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受访企业供图
瓦斯利用:从高浓度到超低浓度吃干榨净
煤炭开采本身不会排放大量碳,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煤炭利用环节。但在采掘过程中,测硫仪,与煤伴生的瓦斯既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也是一种强烈的温室气体。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排放,是煤炭行业低碳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初始瓦斯浓度92%,当前瓦斯浓度80%,抽放情况正常。”今年6月,在华电煤业集团山西石泉煤业公司井下一处工作面内,煤矿安全员用随身携带的设备,实地测量了一处瓦斯抽采管道内的最新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