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鹤壁市恒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官网!
煤炭化验设备专业制造提供煤质检测仪器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66-18
当前位置:恒科仪器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山东绘就“十四五”电力蓝图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时间:2022-06-08 01:38:55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大众日报报道,近日,山东印发《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


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电力发展全局,锚定全省能源结构“四增两减一提升”优化调整目标,坚守电力安全底线,努力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电力供应体系,推动构建具备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求,为支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筑牢“四大基础” 全力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切实发挥煤电托底保供作用

加快大型煤电机组建设。充分发挥煤电“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加快推动纳入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煤电项目建设投产。严格执行“五个减量替代”要求,适度布局建设大型煤电机组。到2025年,力争建成投产大型煤电机组1000万千瓦以上,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达到85%左右,煤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提高到20万千瓦左右。


积极推进应急备用电源建设。对符合安全、环保、能效要求和相关标准的合规煤电机组,可“退而不拆”,关停后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十四五”期间,形成400万千瓦的应急备用能力。


——有序推动燃气机组项目建设

在济南、青岛、烟台、泰安等负荷中心、LNG接收站周边和天然气管道沿线城市,重点布局重型燃气机组项目。在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供热需求稳定的区域,合理布局分布式燃气机组项目。在鲁北盐碱滩涂地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积极发展“风光燃储一体化”项目。到2025年,燃气机组装机达到800万千瓦。


——大力实施“外电入鲁”战略

打造“五交四直”受电格局。加快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适时推动第五条直流输电通道纳入国家电力规划。到2025年,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


强化“外电入鲁”配套电源支撑。规划建设鲁固直流输电通道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一体化电源基地,加快昭沂直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建设,优化银东直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结构。到2025年,既有直流输电通道利用小时数提高到4500小时以上。


——防范化解电力安全保供风险

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能力。健全设备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重要电力设施安全防护,推进电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提高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大面积停电应急机制,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发展壮大专业化应急队伍,配齐配强专业应急装备,加大应急保障资源投入,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紧急事故能力。


强化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电力行业和企业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体系,开展网络攻防演练,加强网络安全专项技术监督,强化仿真验证能力,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突出“四个重点” 大力推动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统筹推进风电开发。科学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重点围绕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海上风电片区,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土地资源等要求,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到2025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力争达到800万千瓦。


多措并举发展光伏发电。布局“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规划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和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推动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其中海上光伏1200万千瓦左右。


有序推进生物质发电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科学合理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到202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400万千瓦左右。


——积极安全有序推动核电建设

秉承“严慎细实”核安全理念,积极打造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海阳、荣成、招远核电厂址开发建设,建成荣成高温气冷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海阳核电二期等项目。到2025年,核电装机达到570万千瓦。


——全面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93817944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0-9666-1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