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鹤壁市恒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官网!
煤炭化验设备专业制造提供煤质检测仪器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66-18
当前位置:恒科仪器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能源转型要兼顾低碳效率和经济安全

时间:2021-12-09 01:55:28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重点、难点,能源转型技术路径选择是关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行动指南。因此,要根据国情、借鉴国际能源转型经验,统筹能源安全、保障民生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实事求是分析不同能源的碳排放水平、能源效率、成本和安全性,因地制宜制定能源转型技术路线,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碳足迹”是谋划能源体系的前提

  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量主要由低碳能源提供,同时要优化存量。

  以能源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减碳为核心,作为评价低碳能源技术路径的依据。如目前电动汽车不属于低碳交通工具,因为充的电多来自化石能源,污染留在燃煤发电环节。同时,氢能受广泛关注,但氢来自化石能源还是绿色能源,其碳排放和成本差异大。

  厘清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的概念。应明确以碳排放作为界定低碳能源的唯一标准,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和水电均属于低碳能源。我国将天然气划分为清洁能源,与煤相比,碳排放低,且排放颗粒物少(氮氧化物高),但相较于可再生能源仍是高碳能源。国际上以碳排放作为衡量能源是否清洁的标准,天然气不属于低碳能源。

  加快低碳能源技术进步。应围绕大型风电、高性价比太阳能电池板、生物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可靠性,降低成本。要根据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进展和可靠性,明确不同时期低碳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发展目标。

  此外,还需加快修改和出台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完善低碳能源发展机制,尽快将非电耗能领域纳入配额和碳税交易范围,通过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鼓励使用低碳能源,提高低碳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比重。

  转换效率是能源转型的依据

  能源转型不仅指电力转型,也包括供热、工业蒸汽和交通等领域的能源转型。其中,电气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电是未来能源的主力军,但靠电“包打天下”是不科学的。在人类利用现代能源的历史进程中,应将不同能源转换为电力、热力、动力的效率作为能源转型路径选择的依据。

  加快现有低效燃煤机组改造,降低煤耗、提高能效,加强电厂余热利用,降低碳排放;发挥天然气调峰优势,优化、提高天然气能效,天然气单纯供热能效低,是典型的“高品质能源低效率运用”,因此应多选用 热、电、冷联产的高效利用方式;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效率约29%,应加快光伏技术进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提高风光的运行效率。鉴于化学储能受技术和成本制约,应探索“风光+储热+生物质发电”模式。生物质发电厂就近与风电、光伏实现多能互补,不仅可以提高风电、光伏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也能提高风电、光伏的并网能力。

  加快生物质能发展,充分发挥生物质锅炉能效高、成本低等优势,在供热和工业蒸汽领域替代燃煤、天然气。生物质能重点应转向发电、供热、供蒸汽多联产,满足工业园区用能和北方乡镇供热需求。此外,还要因地制宜推进垃圾焚烧发电余热供热项目。

  经济性是能源转型可持续的关键

  能源转型需政策引领,更要发挥市场作用。其中,经济性是推动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风光发电系统高成本未体现。目前风电、光伏发电成本低于平价,但波动性、随机性大,需对火电机组进行调峰灵活性改造及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储能,这将增加风光发电的“系统成本”,而现有电价定价机制无法反映。

  风光大规模发展,储能必不可少。储能技术有待突破,投资大、成本高,而电网和新能源企业缺乏积极性,将制约风光长远发展。目前,作为储能“主力”的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且选址受地理环境和水源制约。因此,应加大储热技术研究和推广。其中,储热技术相对成熟、建设周期短、成本低,风光发电系统和燃煤发电厂、城市供热系统及工业蒸汽项目均可配套建设能源互补的储热系统,提高发电效率和风光上网电量,降低供热(蒸汽)成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93817944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0-9666-1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