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欧洲可能会有很多家庭无法负担供暖费用,整个欧洲将陷入能源贫困。
荷兰天然气11月期货价格飙升到117.9欧,而这个价格在六个月前仅仅是18欧,英国的加油站无油可加,群众情绪焦灼几近失控。巴西、印度、加拿大都在面临疯长的能源价格无计可施,全球都在经历能源危机,而当我们说全球正在经历能源危机时,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能源危机顾名思义,就是由于能源供应出现短缺,造成能源需求得不到满足后,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能源危机的后果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比如工业、商业、公共设施、临床和医院护理,以及刚才我们举例子中的日常生活。
而一旦能源危机,在这些层面产生影响后,这些影响又会在经济方面影响到国家,也就是会让能源变得更加昂贵。能源成本的上升就会使得生产能力下降,商业活动因此进一步减少,最后就形成各种服务,商品的价格飞涨,社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谈及能源危机,而且是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时,其中一层含义就是意味着一个能影响全球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恶性局面有可能来临。而要谈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及这个危机背后的第二层含义,那么肯定就要探究能源危机是怎么来的。
一般的能源危机,会有两个诱因,第一个是自然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的哥伦比亚和2009年到2013年的委内瑞拉。它们都是主要依赖水力发电的国家,结果厄尔尼诺现象一来,他们国内出现干旱,正常河道遭受牵连,一下子就导致这两个国家在那段时间出现了能源危机。
第二个也是最常见的就是人类社会自身出现的问题了,比如1973年的石油危机,就是因为中东冲突里,欧佩克有选择的限制原油销售,进而对全球化石能源市场产生了影响。
就比如这次疫情,去年因为受到疫情冲击,不少能源巨头一度收入锐减,债务负担加重,因此产量一直在萎缩。加上之前由于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导致了原油供给缩减、勘探开发投入锐减等问题,全球原油库存就一直处于相对低位的状态。
而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需求开始恢复,尽管现在疫情犹在,可西方世界经过长期的淡化后,生产开始恢复的大环境下,市场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
即使现在夏天结束了,已经进入传统上的能源消耗淡季后,天然气价格也没有下跌。毕竟就算遭受了新冠的洗礼,消费者们的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他们仍然需要一个温暖的家,需要电力来给自己手上最新的科技产品充电,希望能够自由的旅行和花钱。
而且伴随着经济的反弹,工业正在逐步恢复,疫情后时代的强劲外需提振了高能耗的行业,5G的加速,服务消费的上升,电力的消费也在稳步上升,世界再次需要大量的能源。而在产能不足、供给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需求自然就加剧了能源的短缺,当前的全球生产和消费中,化石燃料继续提供大部分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依旧是顶在前面的带头大哥。
此时,煤炭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已经超过了疫情爆发前的水平,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0年的煤炭需求平均下降了4%,这是自194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结果还撑不到一年,到了2020年底,煤炭需求就已经恢复疫情前的水平了,但能源产能的恢复不是一蹴而就的。原油的库存一直在下降,比如美国的库存就已经接近了这三年的低点。
数据显示,美国至9月17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了348.1万桶,总量跌至4.14亿桶,是2018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