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鹤壁市恒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官网!
煤炭化验设备专业制造提供煤质检测仪器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66-18
当前位置:恒科仪器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山东省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1-11-20 01:39:06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山东省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前言


一、基础环境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机遇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区域布局


(一)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


(二)莱—泰内陆精品特钢产业基地


四、发展重点


(一)重点产品


(二)重点深加工领域


(三)重点产业链


(四)短流程炼钢


五、主要任务


(一)打造钢铁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二)打造原材物料采购共享平台


(三)打造钢铁产业物流加工配送平台


(四)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五)全面推进绿色制造


六、安全生产专篇


(一)安全风险分析


(二)安全防范措施


(三)安全生产预期效果


七、环境保护专篇


(一)环境影响分析


(二)环境保护措施


(三)环境保护效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动政策支持


(三)壮大人才队伍


(四)深化国际合作


(五)发挥协会作用


前言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长期以来,山东钢铁工业为全省和全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全省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时期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制定并落实好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对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推动钢铁与高端装备制造等深度融合,推进山东成为钢铁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以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是促进全省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十四五”期间,山东将着力打造钢铁产业生态,推进钢铁行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固基延链,推动钢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钢铁及制品产值倍增,达到万亿级规模。鼓励就地就近开展钢铁深加工,建立制造园区,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优特钢、海洋工程用钢、轨道交通用钢、白色家电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石油石化用钢等,带动高端轴承、齿轮、模具、不锈钢、海工装备、工程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迈向高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为我省乃至全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


一、基础环境


(一)发展现状。


1.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的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产品结构优化改善。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钢铁产量7994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实现产值约5000亿元。钢材品种齐全,板材和型钢占据重要地位,22大类钢材品种中,山东企业占有19种。截至2020年底,板材型钢产能4200万吨,占比约45%;建筑钢材产能约2800万吨,占比约30%;特钢产能1700万吨,占比约19%;其他产能占比约6%。


2.产业布局更趋合理。目前,济南城区、淄博、聊城、滨州、潍坊等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沿线钢铁企业正加快退出。已初步形成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莱-泰内陆精品钢生产基地,以及日照先进钢铁制造产业集群、临沂临港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制造产业集群、莱芜精品钢和400系列不锈钢产业集群、泰安特种建筑用钢产业集群。


3.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临沂已形成“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轧制—不锈钢板—不锈钢卷—不锈钢制品—批发市场”钢铁产业链条,具备百万吨以上镍铁合金及百万吨不锈钢轧制的生产能力。临清地区已初步形成“轴承钢—轴承加工—装备制造”的产业链条,具备实现“材料—部件—装备”的自循环能力。冠县和博兴地区分别形成了“冷轧—镀铝锌—彩涂”的产业链,钢材深加工能力均达到3000多万吨。


4.产能化解成效显著。按照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粗钢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实际淘汰粗钢落后产能2311万吨,全面完成了山钢日照精品钢基地项目投产前淘汰粗钢产能任务。


5.节能环保效果明显。企业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20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折合标准煤)547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0.85千克,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1.6千克,吨钢耗新水量3吨,钢铁能源消耗总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主要问题。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93817944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0-9666-1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