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发布了一份题为《迈向净零:东亚能源政策对澳大利亚的影响》的报告,对澳大利亚长期煤炭出口进行了预测。该报告预计,到2050年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大概率会出现显著下降。
报告显示,随着亚洲主要煤炭消费国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制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其中,日本和韩国计划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而中国拟在2060实现净零排放。
由此来看,到本世纪中叶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可能会显著下降,而液化天然气出口降幅相对较小,相比之下,清洁能源出口将大幅增加。
该报告就不同减排政策下澳大利亚未来煤炭出口设定了四种情景,分别为“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低于2摄氏度”情景,“国家自定贡献(NDC)”情景和“现有政策(保底)”情景。
其中,测硫仪,在前三种情境下,预计到2050年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现有政策”情境下,预计到2050年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将增长17%。
除此之外,“2050年净零排放”和“低于2摄氏度”两种情景下预计出口降幅最大,到本世纪中叶预计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将下降80%。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煤炭需求将较当前的水平下降约三分之二。
而在“国家自定贡献”情境下,预计未来10年内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几乎没有变化,而从2030年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到2050年出口量降至2020年水平的65%。其中,中国、韩国和日本煤炭需求降幅占90%以上。
不过,该情景也反映出,短期内主要煤炭进口国的能源结构并不会出现实质性改变,未来10年煤炭需求可能仍将保持强劲。
由于在前三种情景下,均预测2030年后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将逐渐减少,导致出口量和煤价对煤企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澳大利亚煤炭相关投资将有可能成为“搁浅资产”。
相比之下,由于供应成本较低,澳大利亚炼焦煤生产商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且在更环保的替代品被市场普遍使用之前,全球钢铁行业对澳大利亚中高品质炼焦煤的需求仍将强劲。
总体来看,目前澳大利亚在运营煤矿储量远远超过“2050年净零排放”和“低于2摄氏度”两种情境下到2050年的煤炭需求,因此,即使不再有新煤矿投产,现有资产也有被“搁浅”的可能。另外,各国尝试改变实现净零排放的速度和方式,以及改变化石燃料能效及碳强度潜在技术的发展,也将是影响澳大利亚煤炭行业前景的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