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简报《2021年上半年中国煤电项目最新进展研究》统计,严格管控下,今年上半年各省份核准了24个煤电项目,装机总量共计5.2吉瓦,同比下降78.8%。
根据简报数据,上半年24个核准项目中,有21个项目为热电联产项目,大多集中在湖北、重庆和福建,主要用于满足供热需求,服务工业园区的统一集中供热和民生供暖。
简报指出,与燃煤相比,使用其他燃料供热发电面临缺少合理的价格驱动、燃料匮乏或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例如,使用天然气供热的价格过高,而生物质供热的燃料供应不稳定。
另外3个非热电联产项目全部集中在陕西、安徽两个煤炭资源富裕的省份,测硫仪,并以超百万千瓦级别的大型机组为主。这3个项目的装机总量就占到了上半年核准装机总量的64.0%,陕西和安徽也成为今年上半年煤电核准容量排在前二的省份。
其中,除“大唐陕西西王寨煤电一体化电厂项目”服务于“西电东送”国家战略外,其他2个项目主要目的为利用省内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不过,绿色和平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经理李丹青表示,“从2021年上半年煤电项目的核准情况来看,中国对国内煤电项目的管控愈加严格。但具有煤炭资源优势的部分地方省份,仍表现出上马煤电项目的突出势头,中央政府需要警惕‘十四五’期间待投运项目的体量。”
与去年的重大项目清单相比,山西、陕西、山东、浙江等9个省、自治区的清单中煤电装机量均不同程度减少,尤其是山东、浙江两省今年已经不再包含煤电项目,但贵州、甘肃、广西、江苏、湖南等10个省、自治区的清单中煤电装机量还在增加。其中,贵州省今年重大项目清单中新增的煤电装机量最大,达到7130兆瓦。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袁家海教授指出,“在低碳发展目标下,特别是在习主席提出‘严控煤电’要求以后,地方在审批大型煤电项目上已非常慎重。目前批复核准的项目主要是满足‘十四五’有刚性电力不足的本地需求、以及作为配套电源保障国家电力发展战略的考量。实际上从满足‘十四五’需求的角度来说,‘十三五’批复在建的项目,已可基本保证‘十四五’的需求,因此目前个别地方批复的少量项目主要发挥补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