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特钢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特钢需求仍将保持稳健的增长。
该公司指出,随着我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将加快推动新基建、新型城镇化、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转换,测硫仪,加快迈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将持续拉动国内特殊钢需求,促进我国特殊钢品种结构升级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2022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幅提升钢铁供给质量,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及汽车、高性能机械、建筑等领域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多品种关键钢材,力争每年突破 5 种左右关键钢铁新材料,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坚定不移推动建设制造强国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带动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高端制造业的提速发展激发了高端特钢产品的市场需求,预计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绿色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等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特钢需求量仍将有所增长。
在进口替代方面,据 Wind 数据统计,2022 年我国特钢进口量 518.57万吨,进口金额 109.23 亿美元,进口金额同比增长 7.53%,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电力装备、汽车、能源石化、高档机床、信息技术等领域。从细分品种看,高端齿轮钢、轴承钢、工模具钢、弹簧钢和高温合金、新能源用钢等重点品种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总体来看,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特钢需求仍将保持稳健的增长,这些都将为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对于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来源,中信特钢表示,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集团内部业务协同,相互促进做强做大各自的优势品种;二是公司无缝钢管在并购天津钢管后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无缝钢管材料供应商,天津钢管本身的产品毛利的提升和费用的控制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将打造中信特钢的钢管产品集群,同时公司也将与国内其他无缝钢管头部企业沟通合作,进一步提升钢管产品的盈利能力;
三是青岛特钢、靖江特钢的产品结构与兴澄特钢、大冶特钢仍有一定差距,在国内制造业转型发展之际,产品结构的深化调整是公司未来的重点工作;四是公司将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布局,在规模上更进一步的同时规避国际贸易摩擦;
五是公司特冶锻材、两高一特产品是公司重点发展品类,最近几年始终保持强投入,且产品销量一直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公司未来的目标不仅是承担国家责任,解决国家关键领域产品,更是奋起直追国际先进,力争实现弯道超车,打造中国特种材料高地。